第210章 力挽天倾(十七)-《东唐再续》


    第(3/3)页

    诸将闻言,尽道不可。

    李曜皱起眉头,扶额思索片刻,道:“各军情形,某已尽知。然则你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面色淡然,道:“我军新编虽是事实,然则李茂贞未必知晓,若我出兵三万,诈称五万,以迎天子,李茂贞定以为我所领仍是河东精锐,未必敢与我战。再者,神策虽日渐败落,仍有三四万人马,我若出兵西进,号称五万大军,加上神策二军,李茂贞兵力至多与我相若。前次我受命拔城梨园,所用不过两万兵,便一举荡平邠宁,勤王功成。而此番护国、神策共计,看似有八九万大军,李茂贞如何敢战?因此我军虽未练成,却也不惧再往关中走上一遭。”

    李嗣恩道:“别说李茂贞不敢一战,便是他真吃了雄心豹子胆要与我军一战,我护国军又有何惧?某还记得节帅当初曾说过,光靠训练,永远练不出最强的军队,只有实战,才是对军人最好的锻炼!某这些日子一直在忙整编之事,但对我开山右军的训练,也未曾放松,如今这开山右军虽然较之当初的开山军大有不如,但若说面对李茂贞的凤翔兵,却也无惧一战!说起来,某还真想来他一场实战,给那些新兵蛋子长长见识!”

    别看李嗣恩年纪比李曜还小一岁,其在军中却呆了足足六七年,说起这话来底气十足。

    他这一说,其余诸将也都不甘示弱,纷纷表示,如果拿现在自己麾下的新军去战朱温,或许颇有麻烦,但若说是去关中会一会李茂贞,那却是问题不大。唯有前河中牙将,现摧城左军都指挥使张训有些迟疑,道:“诸位同袍皆是河东悍将,看不上关中诸蕃也不足为奇,只是有一遭:前次节帅随晋王平定关中三藩之乱,说是三藩,其实只与同华、邠宁二镇交了手,并未与李茂贞的凤翔兵过招,如此便将凤翔兵看得如同华、邠宁二军一般无二,是否过于草率?某意李茂贞之凤翔军虽不及沙陀精锐,却也当略胜同华、邠宁二镇才是。”

    张训这话虽然听来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但李曜知道,其实这话说得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李茂贞自出镇凤翔以来,这些年也算是一直在东征西讨,若是没点战斗力,如何掌控了五镇之地的?他如今可不仅仅只有一个凤翔军,天雄、武定、山南西以及新占的邠宁,这四镇可也都是他的地盘,这些地盘的周围,也都还有别家藩镇,若是没点真正的实力,光靠扯着嗓子充威风,能站得住脚么?

    但张训毕竟不是老开山军的底子,这话说出来,李曜的老部下们自然不服。别说老部下,就连从李曜出使淮南之后才跟随他的史俨也不服气,轻哼一声道:“李茂贞再强,强得过朱温么?当初节帅只领三千骑兵,便可横行中原,打得朱温三十万大军只有应付的份儿。如今节帅坐拥雄镇河中,手控劲旅五万,莫说只是西进关中迎奉圣驾,便是要领兵去踏平凤翔,我史某人也毫不担忧,愿为节帅先锋!”

    咄尔现在是摧城左军副都指挥使,也就是张训的副手,他自从升任这个职务之后,一直对自己成了河中旧将的部下有些不乐意,此时听了史俨这话,更觉得这个军使太没胆魄,当下哼了一声,不冷不热地道:“这话俺信!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史军使乃我河东骁将,自然说得起这话。可怜俺这摧城左军里也分了两千多号开山军的老弟兄,却竟然连仗都不敢打了……”

    张训闻言,脸色瞬间涨红,脖子上青筋凸出,强压着怒气道:“拔塞干将军(拔塞干是咄尔的姓),节帅召我等议事,如今尚未决断,岂不正是某等各抒己见之时?你若自认有理,只管将某说服,却不必这般指桑骂槐!”

    咄尔冷笑一声,正欲反唇相讥,忽见帅位上的李曜面色一冷,双目之中厉光如刀一般刺来,顿时心中一寒,不敢再开口相争,只好别过脸去,一言不发。

    李曜这才收回冷厉的目光,面色恢复如常,对张训道:“训之,你方才有一言说得甚好。某召尔等白虎堂议事,只要尚未决断,要的便是各抒己见。”

    他微微一顿,忽然转头,出人意料地朝一名面白无须的中年人望去,问道:“张监军有何高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