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出镇河中(廿六)-《东唐再续》
第(3/3)页
到了唐朝,战马普遍卸去具装,以高速机动的轻骑兵突击敌阵的战术得到了普遍应用。如前文所述,太宗皇帝在战争中就经常以其精锐的轻骑兵克敌制胜,或迂回敌军阵后,攻其侧背,配合正面形成夹攻,或直接从敌军薄弱部分突入,贯穿敌阵,然后从其背后再次冲入,反复冲杀,把敌阵搅得大乱,使之陷于崩溃。
一般来说,武器装备决定战术的样式,而战术又会反过来影响武器装备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以来杀伤兵器的发展,决定了以机动为主的战术代替以冲击、防护为主的战术,而这一战术的使用又影响了以轻骑兵代替甲骑具装的历史趋势。
隋唐之际对汉族影响力最大的少数民族是突厥,而突厥军队强调机动性,大量使用轻骑兵。突厥军队中披有马衣的战马只是极少数,而且突厥的“马衣”并非金属具装,而是皮革所制。沙陀人是突厥分支,他们也从来不让铠甲的重量妨碍战马的机动能力。是以刚才李曜的命令下达之后,辅兵才拿出战马所用的皮铠,为之临时装备。
因此李克用所部沙陀铁骑,虽然名号“铁骑”,但并不是普通意义理解上的装甲重骑兵,而是典型的唐朝范、突厥风的轻骑兵。这支骑兵远可射击,近可冲阵,其威力从这二十余年的战绩中便可得知。
骑兵在平时行走之时并不纵马狂奔,电视剧里那种一动骑兵就是狂奔的基本都是扯淡,其实骑兵平时行进,基本上就是战马行走的速度,了不起比人走路略快……如果是人走路时略微加快脚步,速度基本也就差不多了。
李曜今日算是不惜马力,先前追赶之时就是一路驰马小跑,此时披甲之后,也是小跑接近。等到以他的目力完全看得见情况之时,正看见一支数百人的开山军骑兵在朱温营中冲杀,朱温的王旗大纛的确倒下了,不过奇怪的是汴军尚未完全乱了阵脚。
他再一细看,正好看到史建瑭与汴军一名将领正在酣斗,不远处史俨也正与一名汴军将领大战,其后不远,咄尔与克失毕正冲杀过去。
这时李嗣昭急道:“糟糕,国宝这怕是想卷旗过营,但被汴军悍将缠住了,那与他斗汴将看来不过三旬,某却未曾见过,不知是何人。不过,那与史俨交战的,某却认识,正是踏白将李思安!史俨虽勇,恐不能久战……副都统,末将请战!”
李曜心中一紧,转头看李嗣昭一脸坚毅,忽的想起李嗣昭原先历史上本就是个极其坚毅的悍将,当下点头:“虽然军旗未展,但我大军出现敌后,效果也是一般。李嗣昭!”
“末将在!”
李曜目中杀机一闪:“你为前锋出战,只许胜,不许败!”
李嗣昭猛一抱拳:“得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