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密入汴梁-《东唐再续》


    第(2/3)页

    李袭吉一惊,再看李曜时,脸sè已经有些怪异。

    李曜却笑了笑,语气变得有些落寞:“先生勿惊,某说的那场兵变,若依旧免不得要发生,却也是六十六年之后了……而且,某不打算让它发生。”

    李袭吉一愣,张口yù言,偏是李曜又摆手道:“不必多问。”

    他没奈何,只好将到嘴边的一句话又给憋了回去

    李曜负手而立,打量了汴州景sè许久,轻声一叹:“白马哀歌三百载,血染刀锋六十年。”

    李袭吉与冯道面面相窥,似乎心中都在迟疑:“今番明公感慨何其多、何其怪异。”

    李曜却也不去管他们,自顾自的观赏起汴州风物来了。唐代宣武军节度使辖汴、宋、毫、颖四州,此四州居河、淮之间,地势低平,水道纵横,自古即为关中通东南地区的交通要道。隋炀帝开通济渠,目的不仅为游幸,至唐,通济渠更成为转输东南财赋至西北的大动脉,汴、宋、毫三州为运河所经,唐长安zhèng fǔ对东南财赋的倚赖程度愈大,这一地区的地位愈加重要。

    首都为首善之区,人文荟萃之地,隋唐zhèng fǔ以国防及政治因素,定都长安。关中地区地狭人稠,粮食常不能自给,至高宗、武后时,因对外用兵及官僚集团的膨胀,每遇飢荒,辄有就食东都之行。玄宗重视漕运,把关东的财赋区与关中的政治文化中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成就了大唐盛世。

    安史之乱后,河北租赋不入王室,唐zhōng yāngzhèng fǔ对东南地区粮食的需求转殷,主控通济渠运道的宣武军节度使人选,甚受朝廷重视。河南、河北藩镇叛乱时,这一地区更是敌对双方争取的对象,吐蕃、南诏寇扰时,宣武之地负责提供防秋、防冬之兵与粮。

    黄巢之乱,窜扰中国几半,两京残破,东南地区生产事业遭受重大打击,大唐朝廷渐步衰亡。朱温降唐之后,便是以这宣武军为基础,经二十几年的发展,陆续并吞邻镇,成为天下第一强藩,终于篡唐。自朱温定都汴州起,从此中国政治中心东移,乃以全国经济重心东移之故也。

    李袭吉见李曜看得仔细,放下先前的疑虑,笑问道:“郎君可是细看城防,rì后好一举而破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