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姜父不敢吭声,只能磕头退下。 姜母气的怒骂:“什么父母官?我们不是他的百姓吗?我们也遭灾了,凭什么别人能吃救济粮,咱们不能吃?” 姜父没好气:“你去跟县太爷说去吧,现在吵吵这些有用吗?” 差役换班儿,走进来换衣服,喝点儿茶水休息一下,这个偏殿本来就是差役们的休息的地方。 姜母说的话恰好被他们听到了,都是沈南栀的老熟人了,一看姜家人,都乐了,“这不秀才公的家里人吗?怎么落的这么惨啊?你们那秀才公不管你们了吗?” 姜父不敢辩解,催促姜母赶紧走,他嫌命长了,跟衙门的人吵。 姜母哭诉:“世道不公啊,不给我们百姓活路啊,我儿不在家,谁都来欺负我们,老婆子我干脆吊死在这衙门算了……” 差役脸色一变:“老婆子,你可别胡搅蛮缠啊,让县太爷听到,打你一顿板子都是活该。” 姜母道:“县太爷他不让我们吃救济粮,还不如打死老婆子呢。” 差役不怀好意笑了,“你想吃救济粮啊,我给你指条路,那里有个安置点,你说自己是灾民,求他们收留你们,说不定还能赶上晚饭呢。” 姜家人眼睛一亮,道了谢麻溜去往安置点了,要是住客栈,得花不少钱呢, 他们可舍不得。 今年粮食收获的本来就不多,没有原主不惜力气的种地,姜家几个哥哥都被养懒了,能有往常年一大半的收成都不错了。 家里人口多,又遇到这么多事儿,真的是要山重水尽了,一文钱都得掰成两半儿花。 等到了安置点, 进是进去了,可是看到沈南栀在维护秩序, 盯着人打粥,姜家一行人的脸色都变的难看至极。 怎么又是她啊? 沈南栀不是做好事儿不留名的人,相反,她做一分好事儿,就得宣扬成十分,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好的名声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沈南栀捐赠的粮食最多,有空还来灾民点儿刷刷脸,让他们知道,他们吃的都是她沈南栀的粮食。 有那老弱妇残,生病严重的,还会额外送药,送棉被, 帮助他们活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