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间谍之旅-《神经潜入者》


    第(3/3)页

    对于山本正夫的请求,军部自然不会置之不理——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哪怕是一个对生物学、病毒学毫无见地的大兵都能理解,不直接研究那些病毒,当然不会有什么正确的结果。

    唯一的障碍就是如何展开对病毒样本的研究?

    这不是研究者有没有那个胆识和勇气,决策者想不想的问题,还有金钱、人力等等,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在这之前,人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专门研究这种病毒的感染路径和媒介,以及何种材料能够有效隔绝它的传播。结果都不是很理想。

    曾经有一位研究员,穿戴了以橡胶等材质特制的塑胶衣,从头顶到脚底严密包裹,仅仅留了鼻孔处接驳了防毒面具,终于从那份样本中分离出一毫克的病毒样本。

    那件事确实大大鼓舞了人们,可三个月后,那位研究员,还有他的两位助手,还是被感染了,生命衰竭而死。

    大家推测这是一种活性极强的病毒,它们甚至可以吸附在空气中的微尘上进行传播,甚至它们自身都可以分离出细小的个体,漂浮于空气中,从而进入人的空气系统——就连那些防毒面积都无法彻底感觉它们。

    山本正夫还特别研究了那位前辈留下的塑胶隔离服和一间特制的实验室,发现他的做法确有可取之处,问题很可能出在病毒样本取用、培养的过程中,以当时的设备,还是无法做到让病毒与外界完全隔绝。

    山本正夫查看资料发现,他们在实验室中抽取、培养病毒,完成相关动作后再放回地下储存室,在不针对病毒样本做实验的时候,他们在实验室中则放松了警惕,不再穿戴那些笨重的隔离设备——毕竟那些设备套在身上,实在难受的要命——而这,也真的要了他们的命,那些漂浮于实验室空气中的病毒,要了他们的命。

    山本正夫向总监提出自己的建议,首先他肯定了前辈的做法,既然有三个月的安全期,就说明他的做法有一定的效果,只是还需要加强。

    而他,山本正夫希望得到一次游学的机会,目前基地中的人员、设备已经是日本最顶尖的了,日本本土已经没有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去欧美国家游学,在那里寻找一些可能性。

    这一要求则直接促成了山本正夫的作为一名间谍的人生旅程。

      


    第(3/3)页